第805章 番外2 虎死威犹在(2)(1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3174 字 20小时前

第805章 番外2 虎死威犹在(2)

有些人,他在的时候,就如同空气一样,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然而当他不在了以后,整个世界就像是乱套了一样,喝水要塞牙,吃饭要硌牙,睡觉要磨牙。

方清在时,或许是大明发展的瓶颈还没到,又或许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总之国家内部各行其是,商贾赚钱百姓养家,丘八守边立功,文人科举做官,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什麽地方不对劲。

可是方清去世后的第二年,产业危机便爆发了。

商品滞销,商贾们回不了款,于是降低雇工的报酬,甚至违法买奴做工。而雇工失业没钱了,又消费不起货物,节衣缩食过日子,导致商品越发积压。

海外的市场,趋近于饱和,因为大明以外,本来就没有多少可以供倾销货物的地方。比如说东瀛那边,大明的货物去了以后,消费得起的人,非富即贵。

这数十年当中,生产力在持续发展,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当初方清在规划商业布局的时候,就提出了「产业集群化」的概念,同一个行业的店铺和作坊,将他们安置在一起。最后以养蛊的方式,逼迫这些人进行技术叠代。

经过数十年发展,大明的纺织业,已经广泛使用水力纺纱机和飞梭。就在打赢吐蕃,在石堡城确立盟约的第二年,汴州豪商何百万,在朝廷的扶持下,创办了第一个超级纺织工坊。

官府称其为「工厂」,并帮助他建立了后来被广泛学习的「工厂制度」。

随后,就汤下面的朝廷,在方清的极力倡导下,颁布了第一部《雇工劳动法》。开篇便约定了最低月酬与五时辰工作制。

里面还包括不得限制雇工人身自由,定期请医官给雇工检查身体等等。

不过其中许多条令,多年后都流于形式,只有五时辰工作制和最低月酬保留了下来。

一方面是因为雇工也是人不是机器,累了就真干不动了。另外一方面,最低月酬也算是雇工与富商之间的隐形契约。

这是大明社会工商业稳定的基石。

之后,李晟带着船队下南洋,依照方清的提示,寻找那边的热带作物及土特产。尤其是一种树皮割开后有白色乳胶流出来的植物。

然而,三年后李晟带着船队返回,找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有些甚至相当有用,比如说酿制三勒浆的原料。

但是,就是没找到那种白色乳胶的植物。

方重勇大失所望,这才想起来,那种植物是从美洲来,由殖民者带到南洋的。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道酬勤,这件事居然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开花结果了。

在打通河西走廊,西域通商了以后,某个西域商人向朝廷进献了一种相当特别的当地草本植物。割开枝叶后,会有一种乳白色的胶状物覆盖在上面!

十斤原料,可以提炼出两斤「乳胶」。

方重勇大喜过望,将其命名为「橡胶草」,并在河西推广种植!

之后,科技由此获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密封和防水方面,橡胶草的产物橡胶,效果堪称王炸。

中国古代科技,密封这一块是绝对短板,补齐了这块短板后,工业相关的科技开始迅速发力。

不断有新的产业冒了出来,商品经济也获得了极大繁荣。

由于国家的强盛,已经到了自古未有的地步,因此方清也被当时的文人尊称为「陆地神仙」。

然而在他去世后,一切矛盾都随着「产品过剩危机」而激化!过往的一切美好,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明的城市化,是局部城市化,以汴州丶扬州丶广州三地为中心,最多加上后面魏州改名的「大名府」,和蜀地的成都。

这些地方产出的手工业品数量极多,却无法低成本贩运到偏远地区。而本地市场已经饱和,买得起的人早就买了,买不起的人,也只能干看着。

即便这些货物在产地价格很低,贩卖到偏远地区,价格要翻五倍也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