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谁是V
本·布拉德利听着电话那头传来万里之外的声音眉头紧锁。
电话那头,伦敦《泰晤士报》的总编黑利爵士声音颤抖,语气充斥着难以置信,他刚才传递的信息足以震动整个自由世界。
胡佛都能是苏俄的人,这个世界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吗?
「约翰,你确定这是真的?」布拉德利很是疲惫。
最近整个华盛顿的乱象他都看在眼里。
现在的阿美莉卡,媒体还是为国家工作,而不是为党派工作。
像知更鸟计划:某IA被指控的一项大规模计划,靠着收买和影响阿美莉卡国内外的记者丶编辑和媒体机构。
根据相关指控和解密文件,该计划通过在新闻报导中植入有利于阿美莉卡政府的宣传信息,并压制不利于其叙事的报导,从而塑造公众舆论。
和华国的媒体不同,此时阿美莉卡的媒体希望阿美莉卡能赢得冷战,他们会为了阿美莉卡的未来而担忧。
本·布拉德利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本,」黑利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这封信是寄到BBC编辑部的,没有寄信人,只有一句简短的话和一盒录像带:「胡佛一直在为莫斯科工作。,这听起来像是疯子的胡言乱语,但你知道,这周所有人都疯了。
我们打开录像带看了,是在一间类似于密室的房间里里,胡佛在和多勃雷宁交谈,两人亲密无间,最后分开前甚至还进行了拥抱。
最重要的是这封邮件的署名是V。「
V,自由阵营的梦魔,没人知道他想干嘛。
布拉德利沉默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最近的种种混乱:白宫决定增兵,尼克森总统对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不信任,以及克里姆林宫对多勃雷宁出现在胡佛别墅的否认。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舞台剧,但台词和剧本似乎都出了差错。
「那个录像带,」黑利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不仅我们收到了录像带,法兰西丶德意志丶意呆利等所有欧洲的主要报纸都收到了信和录像带。」
「这是个陷阱,」布拉德利下意识反驳道,「苏俄人想藉此抹黑我们的人,让我们内斗。」
「或许是,」黑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但你知道的,流言和真相的区别并不大。尤其是当它来自V的时候。」
两人没有再说。
因为这很离谱。
一旦资料来自V,所有人就跟失智一样。
V从出现开始,从揭露甘乃迪总统之死,大家就没有怀疑过他的资料真实性。
因为每一次的视频都太清晰了。
以甘乃迪之死为例,视频本身足够清晰,而且拍下的声音和其他影像资料吻合。
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也自动忽略。
比如深夜四点,多勃雷宁的脸怎麽会那麽清楚。
又比如多勃雷宁和胡佛的见面是怎麽被拍的,还拍的如此清晰。
没有人知道。
就像没有人知道V的身份一样。
不知道不代表是假的。
布拉德利挂了电话,立刻召集了编辑部所有核心成员。
「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伦敦的匿名信件,内容是,胡佛生前一直在为苏俄工作,并且有录像带为证。」他看着面前一张张震惊的面孔,声音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我知道这很荒谬,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一旦这个消息被公开,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炸弹。「
伦敦,《泰晤士报》编辑部,黑利爵士坐在他那张堆满报纸的办公桌前,头疼欲裂。
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刊登了那段录像带的截图,但同时也在社论里提出了质疑。
「我们这是在玩火,约翰,」他的副主编乔治担忧地说道,「我们可能会成为V的帮凶,去摧毁我们最坚实的盟友。」
「不,乔治,我们是在向真相靠拢,」黑利爵士解释道:「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就有责任去揭露它,无论它有多麽可怕。如果它是假的,我们也有责任去追查幕后黑手,无论它有多麽危险。」
他知道,他们已经成为了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被V所利用。
但同时,他也知道,这枚棋子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意志。
「我们要给阿美莉卡人一个机会,一个去寻找真相的机会,」黑利爵士说,「而不是像他们现在这样,被恐惧和猜疑淹没。」
两天后,整个欧洲被这个消息引爆了。
巴黎的小报最先刊登了录像带截图,随后消息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照片上,胡佛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异常诡秘,他正和一个被确认是多勃雷宁的男子低语。
背景是一间充满文件和书架的密室。
《华盛顿邮报》没有立刻发布新闻,而是在进行内部调查。
然而,这无法阻止谣言的传播。
《世界报》《卫报》《法兰克福汇报》等欧洲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并配以头版社论。
社论内容大多倾向于怀疑和震惊,质疑阿美莉卡政府的内部安全,并猜测这是否是苏俄的离间计。
在阿美莉卡,媒体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纽约时报》呼吁政府进行彻底调查,《洛杉矶时报》则批评这是苏俄的又一次「虚假信息行动」。
一些小报则大肆渲染,将胡佛描绘成一个双面SPY,甚至编造了各种情节。
华盛顿,白宫西翼,椭圆形办公室外基辛格从欧洲返回,连轴转的谈判让他疲惫不堪。
他看到尼克森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的报纸铺了一地,每一张的头版都印着同一张模糊的照片:胡佛和多勃雷宁。
总统的脸深埋在阴影里,像一尊凝固的雕塑。
「亨利,」尼克森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他们相信了。」
他终于知道林登·詹森离职前最后一次在白宫和他谈话,语气中的轻松不是装的,是真的。
这个位置是真不好坐啊。
动不动就给你来点你怎麽都想不到的大惊喜。
PS:林登·詹森对胡佛为苏俄工作有所怀疑,此事在前面提到过,但他没有把相关情报共享给尼克森。
基辛格没有说话,只是将手里的公文包放在桌上。
他知道总统说的他们不仅仅是民众,还包括那些动摇的欧洲盟友。
在巴黎,法兰西情报部门负责人暗示,他们对阿美莉卡的信任已经动摇,这也是法兰西日常。
在伦敦,首相更是直接询问,华盛顿是否已经成为一个被渗透的筛子,伦敦问华盛顿,可见胡佛事件的冲击之猛烈。
「这不像KGB的手法,亨利。
他们过去只会偷偷摸摸地搞破坏,但现在他们直接把武器扔在了我们的大街上,」尼克森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困惑和不解,「他们想让我们自相残杀,而我们正在如他们所愿。」
基辛格站在那里,脑海里浮现出在巴黎和伦敦的场景。
欧洲的报纸就像饥饿的嚣狗,对于每一个流言都不放过。
他知道,这不只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心理战,一种在信任基础上进行的核打击。
堪萨斯州,一个小餐馆的柜台,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农场主,将那天的《堪萨斯城星报》拍在了柜台上。他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和人争吵了。
「这一定是假的!」弗兰克用他粗糙的大手拍着报纸,「胡佛先生是这个国家的英雄,他为我们和socialism人战斗了半个世纪!」
他对面,一个年轻的退伍士兵,名叫约翰,正喝着一杯冰茶。
他刚刚从安南回来,满身的疲惫和困惑。他指了指报纸上的照片,声音平静:「那你怎麽解释他为什麽会出现在那里?还有,为什麽总统不让麦克纳马拉留在白宫?这些事,都不是空穴来风。」
「你听听你在说什麽?你是为这个国家流过血的,现在却相信报纸上的鬼话?」弗兰克愤怒地站了起来,他无法接受自己一直信仰的英雄竞然是叛徒。
「我就是因为流过血,才更要搞清楚,」约翰的声音里坚持道:「如果他真的是叛徒,那我流的血是为了什麽?是为了一个被叛徒操纵的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