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下地,抱稻谷,捡稻穗,往地里送水,俞梅包揽了一日三餐,忙的时候,俞荷还要帮姐姐摘菜洗菜,烧火抱柴,喂鸭子鸡,饮牛添草料。
水稻在地里就用摔稻机纯人工把稻子摔下来,谷子再挑回来院子里芦苇晒席上倒下晒干,稻谷不干没两天就会发芽,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谁也不敢马虎。
要晒稻,俞荷和龙龙被留下在家看,稻谷要半个时辰翻一遍,一遍下来热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八月初,最后算账一亩地能收400斤左右的湿稻谷,晒三天,大概能有三百斤,今年雨水好,十亩好田灌溉也好,俞家大概能收三千斤稻谷,三成交公粮,能剩两千斤。
家里所有花销都要从田里出,看着收得多,也不够全家十几口人吃一年。
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尝新米啦!”
村里俞成才家的四个土砻黑天白夜的转,也不够全村八十几户人碾米,土砻打米只碎稻壳,下来的米粒粒完整,风扇车上风两次下来,米粒干干净净,颗颗分明,亮晶晶,胖嘟嘟,好看又好吃。
舍不得钱的,就用石臼自己冲,虽然有碎米,但稻香味丝毫不减,只用水煮熟,一口口的甘甜软糯,没牙的老太太有口福了。
俞荷拿着小扫把,看着院子晒着的仓房里整理出来的二百斤陈稻谷,不自禁的咽口水,想吃米皮,米线,米粉,米豆腐......两只手都有点数不过来了。
这些米制吃食,最容易做的还是热米皮,水和洗干净的陈米一比一泡水5个小时,磨成米浆(适量的开水烫浆更劲道),上笼布蒸三分钟,趁热切成一指宽的宽面,浇上大料汁,辣椒油蒜汁,搅拌均匀,吃一口软糯香滑弹牙老少皆宜,那滋味吃一回得想半年。
新米不行,做的热米皮没韧劲,一咬就断,黏答答的一点不好吃。
俞有地夫妻就见小女儿对着陈稻流口水,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准是惦记着什么吃食呢!
“改明儿给孩子们做点米糕。”收稻,晒稻,整地,栽种上红薯,种上过冬的萝卜白菜芥菜,一场农忙下来,俞有地又黑又瘦,一米七的个子,腰都有点佝偻,哪里还有一点读书人的样。
“八月十五中秋节,你不说家里也要做。到时候好好给你们补一补。”
李二娘笑着说,“俞荷的鸭子长得快,娘说明年多养点。没想到真让她给坚持下来了。”
第8章
白天鸭子吃草,晚上喂一顿俞荷和龙龙过家家做的什么草螺蛳蚯蚓稻壳麸皮骨粉饲料。
没想到歪打正着,鸭子不但没有吃病,长得还越来越重,家里的母鸡吃了饲料也能一天一个鸡蛋,婆婆现在把家里的鸡都交给俞荷和龙龙来养做了甩手掌柜。
“我闺女,随我。”俞有地得意的笑着说。俞荷夸口说要存钱买地,家里大人都悄悄看着呢。
“随你,随你。”李二娘笑着敷衍,心道俞荷身形长相随了婆婆,一双眼睛又大又圆,小小年纪一肚子的主意,性子只怕也是十成十随了婆婆的犟。
丈夫面善心软,每逢考试必是焦躁失眠,眼花手抖,寝食不安,和他一起拜师的妹夫考上了秀才,他也心无旁骛乐呵呵恭喜人家这多年,想到春风得意的李三娘两口子,李二娘心情一下低落。
“老大,老二,老三,这是三十斤新米,你们一家十斤,再用家里的米做什么吃食,你们自己看着办,商量好时间,换着去娘家上熟吧。”
马三面和老头村里碾米回来,特意在俞成才家土砻碾了三十斤,给三个儿媳妇准备回娘家送亲家。
村里一直都有新粮下来,出嫁女儿做好吃食送回娘家上熟的习俗。
※ 如?您?访?问?的???????發?抪????不?是?ⅰ?????????n???????????????????则?为????砦?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