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1 / 2)

,她五岁以后就没吃过。

第二天清晨,俞荷带顾嬷嬷和小谭去北市,这里摆摊的人都是城外的百姓,她们买到了萝卜胡萝卜白菜豆腐和一块肥瘦相间五花肉,又买了两捆干柴十文。

回来,前头门房说一个叫张玉林的老头找,要放进来吗?

俞荷出去见了人。

他们约好两天碰头,今天早上就有消息了?

俞荷请张玉林小吃摊喝一碗羊杂汤,吃一块饼。

边吃早饭边聊。

城外二十里,有个宋家庄,当地的一个员外想出手一个三十人佃户的二十亩山地,十亩平地的小庄子,要价三百两。

“他的意思是必须带着佃户。”

“地是佃户赖以生存的,您买地也需要人手帮忙。我就没说死,这事还有商量。地方好,进城非常方便,路也是官道。带着房子。”

也就是说,三十亩地要三百两。

“地里种的什么?”

“冬麦,要到五月才收。这季粮食,他不愿意卖。”

这就说明地是好地,“旁边有河吗?”

“有河,取水非常近。”好聪明啊!

“山地种的什么?”

“高粱那些。旁边还有一片荒坡,也是他的,佃户们打柴用,一起卖。”

“走吧,去买来。”

张玉林一碗羊肉汤吃完,俞荷已经做好决定。

两个人约好城门口汇合,俞荷回来赶上驴车,叫上小谭和小旋风这两个保镖,直奔城门。

这块地,在北城门外二十里,驴车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

宋家庄的地势很好,后有靠山,旁边有河,宋员外要卖的庄子在宋家大庄往里走两里路,路很大很平,可见顺着这条河,往里走还有几个大村落。

村里人的房子是泥草房,石头房盖石板,看着挺结实,青砖瓦房很少。

“小姐,我家在张家庄,还要往里走一个时辰才到,方圆有三个大镇,再往外走几百里地就是草原。”

“能买羊吗?”

“能是能,但数量要少。他们羊皮多的很,春天有商人收。”张玉林不自觉的放低了声音。

“好。我知道了。今天先看地。”俞荷也谨慎的看着周围。

“这地就是,麦子就是宋员外种的。”

地势非常平坦,旁边修有灌溉渠,可见主人是非常爱护也是懂种地的。

“这一片都是。后面这山地也是他要卖的,那边现在佃户住的房子,是他爹手里好木头修的。”

远远的看到地中间的院子,路边还有挑水洗衣服的老人和妇女。

“张全知,今天怎么有空?”一个三十多岁的端着衣服家去的女人,笑问道。

“这是谁家女娃,长得真俊,说人家了吗?”

张玉林笑着向俞荷介绍道:“这是宋家庄的媒婆,大家都叫喜梅嫂子,小姐也入乡随俗。”

又向喜梅介绍了俞荷,略微提了提宋员外。

“这小妹子不得了。是买来当嫁妆的吧!”见俞荷洋装咳嗽,直接道:“别害羞,这是好事啊。”

“等以后喜梅嫂子家里来玩。”俞荷大方道,“我喜欢你这样直爽大方的性子。”

俞荷送给她一个暗红绣花荷包。

到了地方,宋员外正在院子里等,也许是说了要卖庄子的事,大家一听有人来,六户人家急匆匆家里赶来看。

见是张全知领的人,放心了一点,这老头有本事 ,人品差的不待见,人也本分,方圆里有口皆碑。

“张大哥,你说的买主,就是这位小姐吗?”宋员外把失望写在脸上,他等着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