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浆放陈米。
她和小谭楼上住一间,其余的四间看情况。
“门口也支两张桌子。”
置办家当用了两天,请到一对叫张超的年轻夫妻住在店里做米浆,正好,他们两个十一二岁的儿子小满和小虫当小二,支客。
腊月十五,陆家平价米粉店正式开业。
李二娘俞梅换一身利落衣裳,跟着来帮忙。
“好吃的肉臊子米粉,一碗五文钱,今天开业大酬宾,两碗只要八文钱!”小满和小虫带着附近的小孩沿街叫卖。
“大家快来尝,快来买啦!”
巳时,成文成城带着锣鼓队,敲锣打鼓送来由俞有地亲自书写的金字招牌。
“恭喜妹妹,新店开张!”
“大哥,小哥,快屋里请!”带着围裙的俞荷,笑盈盈请大家屋里坐,阿爹这一波操作太给力了。
接着附近的富户乡绅跟着来恭喜,顺便尝尝这所谓的米粉,羊油做的红油辣椒香而不辣,米粉吃起来又辣又麻,爽滑筋道,难得的好味道。
听说了吗?俞知县家的二小姐,在西街开了家米粉店。
走,去尝尝。
只一天,店里座无虚席,不得不再雇人。
安全起见,顾嬷嬷出面,牙行买了两个四十岁的婆子,一个老头带着十二岁的孙子推磨。
顾嬷嬷调味,婆子看着熬汤做羊肉臊子卤肥肠五花肉,张超夫妇只做米粉。
俞荷带着小满和小虫端碗洗碗,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下午店铺关门。
?????彂???????ǐ????ü???ē?n??????????5???c????
“妹儿,你北地的客栈,也像这人多吗?”
“多,北地我们一碗面卖三十文。”俞荷舒舒服服的泡脚,看着进来的俞梅,道。
“给姐姐说说,你到底赚了多少钱?”俞梅一脸好奇的坐在俞荷身边,笑问。
“应该有五千多两。”
“啊,你开店这么赚钱的吗?”俞梅一下坐直了身子,她——
“姐姐也想开店?”
“不不不,我不行。”俞梅连连摆手。
在自己房间,顾嬷嬷乐呵呵和小谭打着算盘,盘账,“在这边开米粉作坊更划算。一斤陈米三文,和北地比真不可思议,街上到处都是粮食店。”
小谭算了算北地一条街最多三间粮食店,卖的多是杂粮,这边的店里米粮应有尽有,粮食价格要便宜一倍多。
“莲藕一斤两文。”小姐见卖藕的大爷一身泥巴,买了五百斤藕,这么多,过年家里也吃不完。
第146章
俞有地下衙回来,看见俞荷在院里喂小旋风,一人一狗静悄悄,眼里带出笑。
“俞荷!”
“阿爹,你回来了?今儿累不累,我给你倒茶。”俞荷去厨房洗手,给阿爹端了一杯清茶,拿了两个竹椅,石桌旁托着下巴,坐好。
俞有地喝口茶,笑问道:“那地,你准备种什么?”
“阿爹,你现在不要问我。我是个急性子,巴不得现在就去看地,在地边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