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1 / 2)

出布告,在延州境内征集一百民户随迁。

丹慧看到了这个布告,动心不已,回来就和杜婆子一起商量。

“阿娘,这么好的机会,我不想错过,我想带着朝云朝念去找小东家。孩子读书,我们也可以在象郡替小东家开粮食店。”

“北地民风彪悍,我一个女人没有靠山,心里总是惶惶不安。跟着郡王和小东家去西南,是上天再次给我们的机会。”

杜婆子又何尝不知道她的难处,张全知和杜泽端是好人,可总有那些不含好意的眼睛,四周盯着她们,朝云朝念还小万一有个什么,后悔都来不及。

“行。我去报名。”

朝年朝勤是孤儿,也跟着杜婆子一起报了名。

报名愿意去的都是家里孩子多,生活过不下去的穷苦人家,就算知道跟着小王爷去会成为亲信,真正的富户没人愿意离乡。

十天,只报了九十六户。

李侧妃得意洋洋,笑话邓王妃的算盘落空,尤其她这一动操作,将原先忠于她的王何贺周四家都推到了她和赵庆这边。

七月初五,黄道吉日吉时,赵槿从延州出发,总共带了一万多人,三千护卫精简到五百人,包括家眷有两千多人,周王给的大工匠六千多人,九十六户普通百姓总共一千三百多人。

一行人走陆路到达州,换邓家的船一路南下,预计到万县已经八月初二,再走十天陆路,就能到达位于大周西南边陲,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象郡。

“阿娘,这里就是江南了吗?山好青,水好绿呀!”杜婆子一家四口,只朝念一个小女娃不晕船,她清脆的惊讶一阵高过一阵。

丹慧忍着头晕往窗外看了一眼,呕,一下又开始吐了,半响才缓过神,道:“这里是西南,小东家就在万县。等我们到了象郡,安顿好,阿娘就带你来走亲戚。”

无精打采的朝云朝年朝勤也打起精神来,跟着朝念往窗外看。

不远处蓝莹莹的水面漂着几条帆船,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清风拂面,连浑身的燥热好像都消减了几分。

“杜姨,这里真好,我喜欢这里。”朝勤看了眼哥哥,抢着说。

“我喜欢小东家和小谭姐姐。”朝念连忙说。

听着朝念无忧无忧的声音,船舱里病怏怏的人也打起了几分精神。

接到平南郡王要在万县下船的公函,俞有地带着武太尉和丁主簿,组织周边几个村的人连夜准备了新鲜的吃食。

赵槿的船在码头一靠岸,武太尉就带着几百条小船来送饭,先给每人发给一竹筒清凉解暑的米粥和中药,再进轻食。

船上观察两天,没有人出现发热拉肚子的情况,第三天象州来接人的马车也到了。

常瑞拿着花名册点名和来人一个个交接,九十几户百姓跟着兴奋,总算要到了。

赵槿接了独属他的藕粉和干粮,带着二百个护卫先行回象州安顿。

“小王爷,能多带一个人吗?”俞荷背着包袱,一身男子打扮骑马赶来,朝驾马车的人,笑问道。

“当然。”

赵槿立刻让出半个车辕,车厢里酷热难耐全放的行李包袱。

小谭和顾嬷嬷坐马车后面追上来,跟着的还有八十几个牵马驮货的行脚商,也去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