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明汐也是一样,或许以明宙目前规模,明汐还不能被称为企业家,但明小姐已具备了成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特质——
不怕事。
当年双洋集团就是否对美国的反倾销判决应诉产生了两派意见,是顾双洋力排众议,一锤定音:“打,为什么不打?面对不公遭遇,怕事不是中国人!”
周铭君至今都清晰记得顾双洋这句掷地有声的:怕事不是中国人。
好!好!好!这一家人,没一个是怕事的!
一个下午过去,周铭君和明汐、梁见铖结束了这场合作洽谈。
最后起身,告别。
明汐和梁见铖一同将周铭君送至办公室门口。周律师转身,临走前,先与梁见铖握手,随后又握住明汐的手,语气郑重地给出了保证:“明总,对于明宙此次的反倾销上诉,我们律师团队定会不遗余力找到应诉成功的关键要点。但这对明宙而言,同样是一项繁重艰巨的工作,需要明总的配合。另外,我可以自信地诉明总,我代理的反倾销应诉成功率是百分之百,还请放心。”
明汐笑了笑,坚定又淡然说:“不管是我,还是梁总,我们都会全力配合周律师的工作。”
晚上,一家人在顾双洋那边吃饭。饭桌上,话题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明宙准备应对调查一事。顾双洋一边留意着育儿阿姨给孩子喂奶,一边语气云淡风轻地鼓励:“打,当然要打!怕死不是中国人。”
然后,梁见铖咳嗽了一声。谁能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听到顾双洋说出这样的话。而且,从“怕事不是中国人”变成了“怕死不是中国人”。
或许当年母亲的就是“怕死不是中国人”,双洋电器对外的新闻稿为了用词更得体,将“怕死”改成了“怕事”。
以梁见铖对母亲的了解,这种可能性极大。
有意思的是,阿姨怀里的小明朗听了奶奶的话后拳头握紧,双腿蹬着,脸颊憋红,看着很受鼓舞很劲儿的样儿。
“快看,我的小明朗都听得起劲了。”顾双洋对孙子的“配合”十分满意,畅快笑了两声,还招呼一桌人都来看小明朗的表现。
然后,杨闵文第一次没有认同妻子顾双洋的话,轻声提醒阿姨:“……应该是拉了。”
果不其然,小明朗不是听得起劲了,只是单纯的……拉了!
亲妈明汐一时没忍住,差点被汤呛到。
梁见铖无奈起身,准备给明朗换尿布,尽管家里有两位阿姨帮忙照顾孩子,在许多宝宝的护理细节上,梁见铖一样会亲力亲为。
还在月子期间的一个夜里,明汐醒来发现梁见铖不在房间。她起身走到阿姨和宝宝的房间,就看到梁见铖背对着柔和的光线,双手熟练地抱着宝宝,嘴里还轻轻哼着英文童谣,声音温柔得如同夜晚缓缓流淌的清潭之泉。
他耐心十足地哄着夜里醒来哭闹的小明朗。
随后,热好奶的育儿嫂轻手轻脚地走回来。动作这样轻,不仅是怕吵醒孩子,也是担心惊扰到明汐这个需要修养的产妇。
有了孩子会不会影响夫妻感情?
梁见铖和明汐这次请的育儿嫂看得最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