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耕战,文官体系的血酬(2 / 2)

武飞只能开门见山:「你刚刚抱怨什麽?」

陈四,做奴隶前的名字,叫做陈胜昔,在听到武飞点出后,矢口否认。

武飞:「你说不说,我都会把你从这里调走。说的有用,你脖子上这个环就可以取消掉;而说的没用,你会去当矿工。」

陈胜昔顿了顿,开始讲述他在下层了解的情况。于是乎,武飞深吸一口气,了解到了有关下层一个正在发生的严重腐败案件。

要谈腐败,先得细说南疆将军府体系下庞大的公共资源。毕竟没有公共资源是没法贪的。正如后世只有强国大国才有一些夸张贪腐,至于小国常年位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前列。

南疆的资源就是公共奴营。

目前奋行城快速建设,靠的就是「劳动力统一化」管理,此处大农庄体系,相对于大爻北的村落们,可以近乎免费的获得这些「劳动力「做清理水渠等杂活。

在大爻北方,也是存在这种「公共劳动力」的现状,即小麦西向东依次成熟,各地村子都要拿出有限粮食,来雇佣外地赶来的「麦客」劳动力,即使这些村子遭了灾,存粮撑不过去,青黄不接,要饿死一些人。但是在丰收时还是要雇人,否则粮食收不回来。

大爻体系下,雇佣麦客是商业行为,由牙人帮会来招募人手;而在南疆这里属于公共服务。

这几年武飞是非常关注公共奴营的政策,生怕劳动力们不正常损失。例如防疫就是武飞次次都强调的,每个土墙上用白灰都刷着标语,水得是喝烧开后的水,饭不能是馊的。

在将军府的命令下,奴营的管理者每日是要检查奴营中「丁口」的状态,监察力度,就和农人自己能摸清楚自家牲口有没有掉膘一样。而就是由于这个命令,默许公共奴主们对各个区块的用奴要求,可以进行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的任务推脱。

在陈胜昔回答中,这些工作任务,奴营负责人其实是完全完成了!但这些负责人,却将成本转嫁给了乡下,并且获得大量灰色收入。

听完细节后,武飞连连点头,早就听说过奴营的管理者有了巨大权力。根据探查司汇报,武飞知晓这些公家编制的奴主每天是不缺酒肉,各个区块的移民们为了确保收成,有足够的劳工,会对这些奴隶营管理者进行钱财上供,酒肉宴请。但具体收了多少,是没有帐。

武飞从陈胜昔这边得到了一些确切估算数据,并且得知公共奴营的那帮人做的事,还不仅仅是「通过劳动力克扣来勒索各个片区农业村落」那麽简单,他们还参与到了馀粮收购中。

武飞看着陈胜昔,非常感兴趣,「他一个奴隶在目前这种每顿是「饥」还是「饱」都得看奴主脸色的处境下,却算到了那些用奴者们头顶上司的治理成本受损。这在二十一世纪叫什麽?叫做工贼。」遂询问他为什麽会这样。

陈胜昔:「将军用奴营,是欲得税也;若有朝一日,税源枯竭,将军自会掠之于外,那时我等会被驱之于沙场。」

对此,武飞非常欣赏地看着他。一个能够看到全局,能够脱离自己阶层,看到其他阶层的利益,并且进行关联性思考丶平衡性算计的人——武飞瞅了瞅他脖子上的项圈,显然这麽有见识,作为奴隶还留着风骨的人,应该是先前逃跑,但是被逮到,沦为奴籍的倒霉蛋。

武飞:「你觉得该怎麽做?首先别给我谈仁政。我要的是土地开垦度。粮食多,人丁旺,将军府的税赋就充沛,能把税收到手,能刺激军士们敢战斗。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仁爱的名声对我来说是次要的,你在满足我的要求时,自己获取保护仁爱的名声我不反对,但是得先把我交代的本职工作给做好。」

陈胜昔:将军您是?——他感觉到武飞对他问的问题更加深入了。

武飞拿起手上小刀,煞气凝聚在刀锋,轻而易举切掉了他的项圈后,对他说到:「你现在不是奴隶,咱俩也别玩士为知己者死的游戏。实话和你说,我很中意你,替我管人,具体怎麽管,你自己好好想想,给我交个报告。然后我安排你入职,不要想着逃,你不为我所用,我就要干掉你,不要想着磨洋工,你磨洋工,我会抽你。」

说到这,武飞想了想,吩咐一下:「我给你五千银叶子作为启动资金,如果你的计划超出了情况,可以提出申请,十倍,二十倍都是可以的。」

陈胜昔听到这,按照士人礼仪一拜。

而放浪形骸的武飞,完全没有刚刚话语中那麽嚣张,也按照大爻君主礼贤下士的标准模范,进行了搀扶。

自此之后,陈胜昔进入了武飞麾下,开始帮助武飞对南疆和岭南地区的底层劳工进行改革,完善体系。一个和大爻体系同源的文官体系自此开始搭建了。

…作业本上继续进行扩展…

武飞:军队成了军政府,战争后勤就从简单搜刮,变成了长久经营。摊子越来越大,分配也就越来越复杂。重要的岗位节点越来越多,自己掌握的各种「血酬」阶层岗位资源,就不能简简单单分给敢打敢冲的将士。」

武飞现在的劳动报酬体系中:血酬和苦酬是分的非常明确。

一言蔽之。苦酬就是给与物质经济的酬劳,是奖金,是福利。血酬则是注重于社会等级提升的酬劳,是编,是自己乃至直系一代子嗣升入管理层的资格。

一个集团内如何公平的进行等级提升呢?亦或是说,如何减少投机客爬到顶层上的概率?首先,战争中冒着巨大风险的战士们,理应在「等级序列上优先「。

然而,血战之士是有「德」,但在建设领域却不一定有「才」;纵然武飞可以通过「干部夜校」的方式培养点拨,但是随着南疆治理体系越来越复杂,不再是殖民地,而需要长治久安。水利,工匠,农桑,文教等工作推进,已经让将军府内幕僚办公划分有着「吏,户,礼,工,兵,刑」的雏形,且每个门类的规则是越来越多

这些官僚细分领域所需的相关知识愈发专业严谨,没有经过考核筛选,是没法胜任的。

例如,军工作坊中的监工们就必须有足够的「专业」才能,军队体系中那些靠着血劳上来的人才,再有「德」都不能插入这些高社会等级管理岗位。

现在的公共奴营的管理者,管理上出现了「德不配位」。这些高管理的位置是「血酬」,但是现在却变成了找不到人分配的情况。而这些岗位德不配位,就导致了大量浪费。

历史对此反面教材:东方王朝太平盛世时节,产生了让欧洲封建主们所羡慕的大量馀量劳动力,但是大量人口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回归于「国家公共工程」积累上,而是被王朝内同样庞大的官吏系统吃干抹净了。

大量第一财富「人口,土地」等生产资料被内部瓜分,形成了大量隐户的豪门世家。

武飞:「文官体系内,也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血劳」「血酬」分配机制。这就是东方王朝几千年来困苦的吏制问题。

汉代开始,中枢和豪门的长期对抗行为,现在武飞认为:也是具备着高风险性,十几年积累下来,其烈度其不下于战场刀枪对抗的短期风险。

武飞在确定要用陈胜昔时,从自己这里挑选了一批人给他过渡,同时也给了他一部分编制名额能够招募人手。不过,武飞可以预料到,他九成九会招募世家派系的人。

武飞对此感慨,戍帝给了自己名分,自己也不得不给自己的手下名分。

社会发展就是这麽复杂,一个人凌驾在所有人头顶上,只有君主和奴隶两个阶层的模式,是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庞大国家体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