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天下之困
戍天历34年这一整年时间,武飞还在南边处于放置状态;而大爻北边经过一轮「宫廷争斗」后,赵诚重新获取了昊国的兵马控制权,浦娥也配合着赵诚拔出了小国主在军中插入的人事,挫败了这个小国主不切实际的妄图。
现在昊国内已经不能叫小国主了,经过这几年,这个国主是青少年了,也尝试搞过一些小动作。但很遗憾的是,无论是国泰还是大爻,他这个国主都是不伦不类。
按照国泰传统,是龙裔血脉最强的做当家人,浦娥能够化龙,所以尽管龙裔们觉得浦娥偏向于本地人,但仍然是把浦娥当老姑母,毕竟万一再一次失败了,浦娥能带他们走。并且,浦娥掌握龙血点化的术法,大部分龙裔是有那麽一点念想,渡过雷火风三劫激发自己的血脉,推动自己化龙。而国主?他的龙裔血脉甚至不如虞鲤为武恒羽生的那几个崽。
按照大爻的传统来计较这个国主,的确得立他为人君,但是他却拿不出利益来收买投奔而来的爻人,爻的礼仪,律法,他都不屑一顾。只认准了自己是人君的名分。
然而爻人臣子们对「名分」的理解是,渴求名分,是要求君主给我们发禄给编制,不是君主给自己套上奴籍。
…朝堂和前线的…
34年武飞等儿子出生的这段时间,也是赵诚闲置的时间。昊国接手兵权的三位龙裔将军在战事进展上并不顺,大爻北边重新构建了以四边为主的防御体系,这四边将军在稳住边境,建立属于自己的镇守府后,和国泰打得有来有回。
一年中进行了三次大战,昊国龙裔将领们:原本大爻十几路大军来,都被揍了一遍;现在我们只是接手「残局」,应该是能打得好吧?
结果就是,三次进攻虽然次次都能阵战胜利,渤地一线大爻三个藩镇们同进同退,某方被打了,另一方就上前接应,确保败退的爻军能退回来。
渤地一线爻军藩镇们癞皮狗战术,使得在对峙各个城池之间,只不过多了一些枯骨和路边的石质战兽残骸。
冷兵器时期的进攻,若是无功而返,对于国力来说很伤;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消耗了大量人吃马嚼的粮草,更要计算这些都是吏体系从农夫手中掠夺产生的损耗。这是掉人口的。
如果不能打赢,掳走足够多的财富,这会使得国内原本就青黄不接的情况,再恶劣一个档次。
上述还是在「全身而退」的情况下;事实上,由于大爻边关将领们在默契下派出游骑追击,导致昊国部分部队撤退时是仓皇离开,这就丢下了不少辎重,杀了不少马匹。
昊国内三位龙裔在拿到兵权后是如此得意,但是碰了一鼻子灰后,现在也都把兵权给交了。
沙洲大营内,在赵诚重新接手全局战役时,则是开始裁撤兵力了,让大量兵丁回去垦拓,仅保留少数精锐骨干。
浦娥感到赵诚对当下的局势好似是悲观,于是乎询问:「当下该如何动棋?」
赵诚正在地图上规划线条,听到询问后,回了一句:「等,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必须守住待变才有机会。」
浦娥:「守到什麽时候?」
赵诚停下了手上绳矩,缓缓道:「过去主掌大爻数十万军团的,是数百里外的爻君;而那时,君和将是相疑。所以现在,还得守到他们先犯错误。「
…视角来到千里之外…
天翅城,家族领地。此时外面淅沥沥的下着雨,归家省亲的武飞现在在看望家中人,——即南边效力的武家子弟中,有两个奴生子不小心殒命了。
武飞得回来进行抚恤,张罗仪仗队吹敲打弹,风风光光两位马革裹尸武家子弟的神位迎入祠堂。并且在祠堂中,宣布将他们遗孤抬入本宗中,入族学坐前三排,并且成年后有族田分配。
忙完了这些事情后,武飞看着北边军报,正在面前沙盘上复刻军事情况。
武飞在完整确定了大爻这一年来打的有来有回,没有多大变化后,略微安心不少。
武飞纯粹是因为响应系统北方任务后,才会这麽「忧国」。但凡是能躺在南边,现在戍帝哪怕是再损失几路大军,自己都能一边啃黄瓜一边看。
武飞看得出来,大爻现在指挥体系变了,于是将北边的四边地盘,分开标注上了,所属将军的姓。因为现在已经是藩镇。
朝廷主管的几十万大军,和藩镇主管的几十万大军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国土防御战中。
朝廷的几十万大军如果不是进攻,而是防守的话,决策体系在帝都,决策从前线传到帝都延迟太长,防守官僚会相互之间推卸责任,以至于处处防御处处有漏洞。
数年前,赵诚这位昊天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延迟」见缝插针,用佯攻刺激朝廷的神经,调动朝廷的大军,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战绩。
但现在,朝廷显然对前沿军将失去了节制,形成了兵马藩镇。这些藩镇将领自身就在前沿,决策链变短了,并且只在意自己核心城池,不再受到额外的干扰,即,某些城池被围攻时,不会如同过往那样,被朝廷严斥必须救援某部,各自守好各自的防区后,反而把局势稳住了。
武飞:藩镇掌握的城镇是不好打的。守将可以大胆的运用本土人,不再是为朝廷委任士大夫指派而操劳,能彻底和全城百姓同心同德。
当指挥体系内都是责任相关人,战前就能积极严谨构建防御物资,鼓动青壮出力修补工事。至少不会出现擂鼓震天,太守为了展示自己宠辱不惊,还在喝酒作诗的荒唐之事。
但维持藩镇的代价就是多地赋税被占用。武飞的目光,在以渤郡为中心的昊国前沿和北方四镇之间反覆比较。并根据戍天历20年时,大爻各地税赋的数据,进行了国力模拟,昊国并不比四边军镇要充裕。
在目前藩镇犯错误更少的情况下,昊国进攻所花费的物资是防守的三倍。
武飞:局势对昊国是不利的,死磕下去是死路一条。但却又能不以攻代守,因为国力弱小的一方不保持进取策略,随着时过境迁,内部利益派系们就会在「小田攒不过大田」的焦虑中一盘撒沙。即蜀汉后期的困境。
武飞凝视着北边,昊天看起来是被控制住了,接下来似乎是北方藩镇问题。
但隐隐的,武飞觉得「昊天龙族」似乎不会这麽容易就范。因为其权力中心并没有传来大将军等人事变动信息,这说明对面掌握战争策划的操作仍然在。
武飞:如果我是北边那个人(赵诚),会采取什麽样的破局之策?
堡垒外的雨淅沥沥下着,一些苔藓快速沿着砖开始生长。
…由冬转春…
在北方草原上,这里设置的边塞军帐中,浦娥对赵诚问道:「将军欲在今时,用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