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定主意啊……」
郭友忠叹了口气。
都说人越老越怕死,现在整个丰泽园都人心浮动,面对这样的抉择,他的心里也犹豫。
今天丰泽园才传出的风声,其实他们这些丰泽园的大师傅们,好几天前就已经听说了,只是没有人表露出来。
「红兵,你读的书多,帮师父分析分析,拿拿主意?」
既然开了口,郭友忠也不扭扭捏捏,直接说道。
「师父,我……」
「不要有顾虑,我让你说,你就说。」
「那我就畅所欲言?」
「畅所欲言!」
「……」
虽然两人成为师徒,也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李红兵能够感觉得出来,郭友忠对自己这个徒弟,真是好的没话说。
既然他有困惑,问到了自己头上,李红兵也不准备藏私。
「师父,您还记得娄半城吧?」
听李红兵突然提到了娄半城,郭友忠知道绝对不是没有缘由的,他后面肯定还有话要说,于是点了点头:「记得。」
「这娄半城,之前名下有一个轧钢厂,解放后……」
举了这个例子后,李红兵又对着郭友忠说道:「我现在住的四合院里,有不少邻居,现在都在这个轧钢厂上班,他们现在是国家工人……去年,上面出台了一个文件,叫《劳动保险条例》,这您知道吧?里面包括工人的医疗福利,还涉及了一个退休金制度……」
听着李红兵说的这些,郭友忠不由停下了脚步,皱起眉头思考。
有些情况,他是了解的。
虽然丰泽园饭庄现在是私营,但早已成立了工会。
像医疗福利这些,他们作为私营企业工人,也一样能享受到,只不过是由工会和丰泽园共同承担。
「师父,有些话我今天只在您跟前说说,说出口之后,我可不认。」
「国家和私人,哪个大?」
「现在是新社会,工农兄弟翻身当家做主人了。」
「说句对栾掌柜不敬的话,栾掌柜和他背后的姚家,跟咱们不是一个阶层的。」
「站在个人角度,您觉得是当资本家的工人,还是当国家的工人好?」
「……」
将心换心,李红兵也真心把郭友忠当成长辈,但有些话,只能言尽于此。
历史上。
丰泽园的公私合营,显然是极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并没有出现大的人员变动。
现在是1952年,丰泽园作为上面选定全面推行公私合营的首个试点,必然备受关注和重视。
东兴楼的掌柜以为这是个机会,想要藉机把郭友忠重新挖回去,但如果郭友忠带头跳槽,破坏了公私合营的进行和进度,肯定会引起不满。
郭友忠作为名厨,这些年赚的钱不说天文数字,也积攒了颇丰的身家,再加上已经进入了知天命的年纪,接下来几年少拿一点工资,并不会有什麽影响。
重要的是,公私合营是历史必然,谁也撼动不了。
对郭友忠来说,接下来不用多做什麽。
只需要顺其自然,结果利大于弊。
还能混一个退休让国家养老的名额。
「我懂你意思了。」
沉思许久,郭友忠再次看向李红兵的时候,神色中多了几分凝重。
其实跳槽与否,郭友忠的心里早有决断。
真正让他感到迷茫的,是看不清自己和丰泽园的未来。
郭友忠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这些年在丰泽园,栾学堂对他不薄。
至于东兴楼的前东家,对他也不算差,当初之所以会离开,其实很大程度,也是为了给梁大民这个大徒弟腾位子。
当时梁大民的本事已经够了,但资历太浅。
自己这个师父不走,他很难有自己独当一面的机会,也成不了今日东兴楼的台柱子。
他们年轻这一辈中,梁大民算是熬出头了。
「师父,我也就一说,您随便那麽一听,不用太在意。」
发现自己说的,好像让郭友忠变得心情有些沉重了,李红兵连忙说道。
「不用谦虚!」
看李红兵这样紧张,有了些少年人该有的样子,郭友忠不由笑了笑,颇为欣慰的说道:「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像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别说是上私塾读书,能认一些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读书才能有见识,才能看穿事情的本质,你这麽机灵聪慧,跟着我学手艺,当一个给人做饭的厨子,没能继续上学读书,有些可惜了……」
说到后面,郭友忠忍不住替李红兵惋惜了起来。
这几天丰泽园的变化,他只看到和考虑到了自己个人,最多丰泽园的未来。
可李红兵刚才寥寥的几句话,却看到了更深更高的层次,并且让他豁然开朗,郭友忠不服都不行。
平时的时候,郭友忠也喜欢看书,不过看的大多是一些杂书,尤爱三国。
可能跟别人说他长得像三国里的关二爷有关。
多少受到这些影响,郭友忠虽然没把自己当成武圣,但性情和为人处世方面,也略有相似。
但不管怎麽样。
读书能明理,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这点郭友忠深有体会。
当初也是听说李红兵上过高中,读了不少年书,学徒中还没有这样高学历的,郭友忠来了兴趣,才一直对他颇多关注。
「师父,您这话说的……」
「当厨子有什麽不好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当厨子一样能出人头地!」
「……」
对于读书,李红兵没有什麽执念。
他只是一个俗人,没有什麽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来到这个年代,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他最现实的想法。
就连什麽行行出状元,出人头地什麽的,也只不过是李红兵一时兴起,喊喊口号罢了。
「哈,你小子,有骨气!」
听到自己徒弟这样有「志气」的抱负,郭友忠老怀欣慰,不由大笑了起来。
虽然刚才一时感慨,有些替李红兵惋惜,但郭友忠作为从业数十年的大厨,乃至名厨,自然不会看不起自己的职业和身份。
李红兵刚才那一番「表态」,十分对他的胃口。
要是李红兵看不起他自己,看不起厨子这个行业,恐怕郭友忠才会真的失望和难受。
他现在已经不年轻了,之前也收了不少弟子,以后估计再难碰到像李红兵这麽有天赋和好心性的徒弟,也没有多馀的精力再去挖掘和培养别人。
不出意外的话,李红兵会是他这辈子最后收的一个徒弟。
按照传统的说法,这是关门弟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