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师父,你变了!(6k二合一)(1 / 2)

第193章 师父,你变了!(6k二合一)

「站到!啥子大单嘛?是哪个皇帝要吃龙肉吗?」肖磊在门口站住,看着他笑问道。

「那倒也不是皇帝,是一个外国华侨不远万里回嘉州来找妈妈的故乡,我问了半天,终于问出来一个临江鳝丝是比较有地标特色的。」周砚笑着给师父解释道:「他母亲祖上是当厨师的,临江巴掌大的地方,最有名的厨师不就是孔派这一脉?

所以我想请你来给他做一份临江鳝丝尝尝,临江那边你也熟,到时候去寻亲还能给他带个路,问问人啥子。」

「临江当厨师的老辈子确实是有数的,最有名的确实是你祖师爷这一脉,只要有名有姓,问都问得到。」肖磊不笑了,看着他表情认真道:「你说那位华侨叫啥子名字?他母亲好多岁?叫啥子名字?」

「华侨叫钱思远,看着四十多岁的样子,他母亲年纪丶名字我还没有问,至少是六七十岁,已经去世多年,临江那边我也不熟,等会见了他你再问不迟。」周砚说道。

「要得,回来寻根的华侨,那我们该帮还是要帮,临江就巴掌大的地方,说不定跟你师爷还沾亲带故的。」肖磊点头,转身进院子背了个包,推着自行车出来,和周砚招呼道:「走,跟我先去买黄鳝和配菜,临江鳝丝可是我们孔派压箱底的拿手好菜,之前在食堂都没啥子机会做,今天你跟着我学嘛,多学几回,说不定就掌握了。」

「要得!上回说的红烧黄辣丁你还没教我呢。」周砚骑着车跟上,笑着说道。

「连着办了三场坝坝宴,有锤子时间教你。」肖磊给他翻了个白眼。

「嘿嘿,我晓得你忙,今天你没办席我才来找你的。」周砚依旧笑嘻嘻,他现在隔三岔五能给他师父接一单,所以隔两三天他就会来饭店更新一下坝坝宴排班表,免得撞日子,不好给客人交代。

「师父,今天这个华侨是纺织厂的大客户,美国回来的大老板,你好好表现,说不定回头他寻亲成功要办坝坝宴,就请你和郑师兄给他办,还要给你封个大红包呢。」

肖磊闻言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懂拉业务的,连办坝坝宴都帮他想好了。」

「有钱人的思维是不太一样的,他不想欠人情,就会用金钱的方式还上这份人情。」周砚咧嘴笑:「我们不一样的嘛,我们缺的就是金钱。」

「有道理。」

两人骑着车一路闲聊,最近都忙,倒是难得碰头。

「师父,不是去桥头那边买鳝鱼吗?」周砚看着骑着车往左拐的师父,刹了一脚,疑惑问道。

「下午早散场了,你去桥头还能买到个锤子,去找专业扣黄鳝的黄鳝张,包有的。」肖磊头也不回道。

「黄鳝张?」周砚连忙跟上,能取这名号的,一听就有点东西。

快出苏稽镇,临着江边有座单独的院子,房门虚掩着,肖磊把自行车停下,上前敲门喊道:「黄鳝张!在屋头没得?」

「在!肖哥你进来嘛!」院子里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肖磊推门走了进去,周砚连忙跟上。

院子里,一个穿着白色练功服,脚踩千层底布鞋的瘦小中年男人,手里端个瓷盆,正给院角鱼池里的鱼儿喂食,回头看到肖磊,有些惊讶道:「肖哥怎麽有空上我这?听说你天天到处办坝坝宴,生意烫得很。」

「东跑西跑,挣点辛苦费,烫锤子。」肖磊笑道,「我要四斤鳝鱼,五钱一根的,大的不要,小的也不要,搞快点。」

鳝鱼张把瓷盆往一旁的石桌上一搁,笑着道:「五钱的小鳝鱼要四斤?肖哥,你要的有点多哦,我缸缸里挑的出两斤来,都是早上卖剩下的,我现在去后边田里给你再扣两斤嘛,你们坐着等会。」

「扣?现扣?现在?」周砚挑眉,两斤黄鳝要扣多久?山上冬笋已经出来了,早晚有点冷,不是黄鳝活跃的季节了吧?

「要得,你去嘛,我帮你喂鱼。」肖磊拿起桌上的搪瓷盆,走到鱼池边上,抓了一小撮稻谷往池塘里撒去,引得一群肥肥的锦鲤争相抢食,品相都相当好。

「肖哥,你喂完这盆就差不多了哈,莫要把鱼儿给我胀死了!」鳝鱼张说了一声,从院角墙上摘下一只鱼篓,转身往门外去。

「他衣服和鞋都不换吗?」周砚看着一身白衣,脚踩一双布鞋,提着个鱼篓就出门去的鳝鱼张,表情有些古怪,这下田搞一身泥巴回来,不得被婆娘撕了?

「不知道从哪年开始,这家伙下田扣黄鳝就爱穿一身白,穿双布鞋,沿着田坎走一圈,能把半口田的黄鳝扣完,身上的白衣服不沾一点泥巴,回来把脚底板的泥巴蹭一蹭,鞋面都不带脏的。」肖磊一边撒谷子,一边笑着道:

「你当他这鳝鱼张的外号是怎麽来的?靠的就是这一手绝活。他以前说过,只要衣服上沾一点泥巴,今天抓的黄鳝全部放掉,一条不留。

他这右手中指往那黄鳝洞里一探,就有一条黄鳝要遭殃了,弄不了几下,就要被他逮到,被他两根手指一夹,怎麽都跑不脱。」

「这麽神啊?」周砚有些惊奇,这可算得上奇人了。

难怪别人都是章老三,王老五,就他这外号独特,叫鳝鱼张。

穿着一身白衣扣黄鳝,可真是个strong哥!

「差两斤,他要多久才能抓完啊?」周砚抬手看了眼手表,已经两点钟了,晚上他还要营业呢。

「别急,这点谷子喂完他就回来了。」肖磊淡定道,手上谷子撒个不停,逗的一池锦鲤争相抢食。

周砚探头看了眼,搪瓷盆里的谷子也有剩下小半盆,按师父这撒法,不出十分钟就要撒完。

他有点坐不住,就跑到院子外瞧着,远远瞧见院子后边的田里,黄鳝张穿着一身白衣沿着田坎不紧不慢地走着,不时蹲下,手在田坎或者田里掏两下,然后手里就多了一条小黄鳝,在水里洗涮两下,直接塞进鱼篓。

动作行云流水,就像是蹲下随手捡的一般。

这可是滑溜溜的黄鳝!

而且这季节,又是白天,完全是埋在土里的。

他沿着一条田坎走到底,每次蹲下都能抓到一两条黄鳝,走完两条田坎,就直接掉头回来了。

黄鳝张顺着小道走上来,手里拎着还在滴水的鱼篓。

周砚就仔细打量着黄鳝张的衣服,从上到下,还真是一点泥点都没沾上,甚至连布鞋的鞋面都是乾乾净净的。

这些天乾燥没下雨,田坎也是乾的,所以他连脚底板都没沾上泥巴。

「小周师傅是吧?听肖哥讲起过你这个徒弟。」鳝鱼张把手里的黄鳝递给他,笑着道:「你瞧瞧这黄鳝行不。」

「叫我小周就行。」周砚接过鱼篓,往里一看,里边有三四十条大小均匀的小黄鳝,色泽黄橙橙的,在鱼篓里左右乱窜,看着活力十足,这年代的野生黄鳝,那是一点不掺假。

【一篓品质极佳的黄鳝】

眼角弹出的鉴定结果,验证了这一点。

再滑头的黄鳝,落到黄鳝张的手里,也是服服帖帖的。

这下,周砚是真的服气了。

「黄鳝张,名不虚传,一会功夫就抓了两斤黄鳝,这一天得抓多少?」周砚赞叹道。

「这是我养黄鳝的田,平时卖不完又养不活的鳝鱼就丢到这几口田里养起,有客人上门要买我再去抓来便是,这样才新鲜有野性。」鳝鱼张笑道:「平日要抓两斤鳝鱼,还是要多走两口田的。入了冬,再要抓就难得多了,一天顶多抓个二十来斤。」

周砚知道这是人家谦虚,那麽大的田,就算养的鱼都不好逮,更别说会钻土的黄鳝了。

有些人去鱼缸里抓鱼都要被铲一耳屎,有些人在田里抓黄鳝如探囊取物,甚至衣角一点都不脏,这就是真本事。

人的名树的影。

这话还真一点没错。

周砚晃神的功夫,脚上已经落了两点泥浆。

进了院子,肖磊刚把最后一把稻米撒入鱼池,放下搪瓷盆,看着进门来的二人并不意外,「今天黄鳝卖好多钱一斤嘛。」

「肖哥来买,就按一块钱一斤算嘛,你晓得的,零售我都卖的一块二一斤。」黄鳝张说道。

肖磊点头:「要得,你去把另外两斤也抓来。」

黄鳝张拿着鱼篓走到角落,掀开一个盖子,俯下身来,手在那下沉的石头缸里一掐一条,全部装进了鱼篓。

把鱼篓在旁边的鱼池里来回荡了荡,把泥浆洗乾净,这才重新递给周砚:「四斤足秤,少一钱你回来找我退钱,一分不要。」

「我信。」周砚掏出四块钱递了过去,没有丝毫怀疑。

老周同志切肉说多少切多少,分毫不差。

鳝鱼张抓黄鳝,说四斤就四斤,他觉得是合理的。

「走了。」肖磊拍了拍手上的稻壳,招呼一声往门口走。

黄鳝张腆着笑脸道:「肖哥,今天要做做临江鳝丝啊?要不我出两斤黄鳝,你让我也跟着吃一顿嘛。扣了一辈子鳝鱼,就是做不出你做的那个味道,我都想大半年了。」

「下回你出黄鳝,我出料和工,打平伙弄临江鳝丝嘛。」肖磊笑着道:「今天有客,不太方便的。」

黄鳝张点头道:「要得!你哪天有空都行,黄鳝我喂在田里的,随时来都有,我还有两瓶好酒,下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