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双章合一……(1 / 2)

大明小户女 春未绿 7470 字 1天前

“娘,云间侯府怎么不讲道理呢?说到底,爹爹在其位谋其政,再有,当年也有傅总督授意,他们都怪咱们干嘛。”芙姐儿很不服气。

一来她并不是很喜欢那位高高在上的赵指挥佥事,二来觉得自家是无妄之灾。

妙真却道:“这个道理就跟你五婶对我是一样的,她们都不愿意怪罪真正有问题的人,却捏软柿子。你五婶嘛,贼心不死,是因为日子越过越差,所以愈发把不顺怪在我们身上。云间侯府的人日子越过越好,心里也就更往上看。”

芙姐儿忍不住摇头:“娘,万一您治不好怎么办?”

“我若是治不好,看一眼,我就不治了呗,再寻其他的路径。”妙真不以为然。

凡事本就不可强求,但试都不试就打退堂鼓,那也不是妙真的风格。妙真虽然不是冒进的人,但她会抓住每一个机会。

拜帖是送到南镇抚司的,因为当初是赵瑞亲自同她说的,不知道云间侯府其余人的反应如何,妙真只得如此。

熟料,赵瑞接到帖子,很快就派人回话说下午就接她们过去。

妙真接到帖子,弹了一下,又皱眉道:“恐怕这位赵侯夫人得的病很是严重。”

“那如何是好?”芙姐儿心中担忧。

却见她娘笑道:“如果不是求医无门,此时怕是也无法显露出我的本事。原本想着给那位世子看完病后,休息几日,看来又是没的休息了。”

从进京之后,芙姐儿就发现她自己正在迅速长大,因为她娘也完全不把她当小姑娘看待了,就像以前她觉得爹爹在外为官,母亲在家持家,平日宽厚待下,施药治病,完全是菩萨似的。

可现在她才发现,其实娘能够得到皇上褒奖,固然医术厉害,但也有她有勇有谋。

有谋略在于她非常知晓怎么样在上级那里留下好印象,同时对于主动求饶的五婶等人,她却心冷的如石头一样,根本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有勇气在于,别人畏惧的事情,她非常敢于担当,不怕失败。

其实小世子的病,有十日左右都无好转,甚至还反复高烧,多亏她娘反复调改,才有这般成就,若是旁的大夫,怕担上干系,早就溜之大吉了。

“娘,女儿要跟您学的还有好多呢。”芙姐儿吸了吸鼻子。

妙真笑道:“我以前同你说过的,我交际不如你三伯母,唯有医术还不错。你呢,要集我和你三伯母之长就好了,帮赵侯夫人治病肯定不会像小世子那般,我们治完病了,还能时常去探望你三伯母,你就在她那里看她平日如何说话如何行事,若能学到几分,我也没什么好担心你的了。”

这次去云间侯府,她却是要带着女儿的,当时不带女儿去裕王府,一是让女儿多休息,二也是瓜田李下的,怕有心人传出什么不好。

可云间侯府这样有丹书铁券的人家,往来都是有身份的人家,就凭借女儿的气度,萧家也是官宦人家,求娶女儿的人的档次恐怕也不同。

如此想着

人围着(),祙?拏??厐?“???⑹()_[()]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不瞒您说这些年我看病都有规矩,就是闲杂人等都要屏退。女科的病症多半涉及到私隐之事,可能还要褪去衣衫,如今这些人都围着并不好。”

见状,明氏扬手,让人都退了下去。

妙真先问了明氏是何等症状,明氏只推说:“就是行经之后,淋漓不尽,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病。”

“唉,您不知道我的为人,上门看过什么病症,我是从不往外说的。”妙真想如果明氏一直拒绝,她也借坡下驴。

医生是医治惜命的人,如果讳疾忌医的人不愿意看,她也不会勉强。

云间侯这里她尽力了,她还有女儿的亲事牵挂着,还有别的事情要去打算。

不曾想明氏却转了话风,笑问起妙真:“徐夫人看病有几载了?”

“妾身春秋三十有二,说起来从学医到如今也有二十载了,十几年前被苏州府推举入京为皇贵妃、雍妃看病,那个时候我是专心在女科上,皇上还赐了牌匾给我。后来因生了孩子之后,想着总得给自己的孩子看病,又开始研习儿科。”妙真摆了自己的资历。

又见云间侯府的次间摆着佛龛,心知此人恐怕也是礼佛日久的,且看那手上的念珠都摩挲的秃了许多,又道:“夫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其实您这个病,我看您脸色虽然有些青白,但也未必不好治,以往我治过横胎,血崩,同房出血都治好了的。您越是忌讳,事情就越困扰您,还不如说出来,我帮您治好了,将来您的身子爽利了,比什么都强。”

……

外面芙姐儿正在次间等着,她也没闲着,拿着一本书在看,没有丝毫焦躁。赵瑞则在外面等着,心情很是焦急。

父亲流放岭南之后,往日的雄心壮志去了一半,他虽然是世子,也是嫡子,然而并非是长子,他上面其实有一嫡一庶两位兄长,那位嫡出的大哥与他虽然同母所出,却身有残疾,无法袭爵,庶出的二哥野心勃勃,这两位兄长都已然成婚。

原先没流放之前,家里也是一切都好,流放之后,大嫂为了撇清关系,跟大哥和离了,等云间侯府平反,大哥打算续弦,原先那位和离了的,又要跑回来。二嫂却不同,她在岭南努力侍奉公婆,颇为贤淑,二哥近来又出息,父亲有意让二嫂管家,就是母亲也说不了什么。

也正因为如此,他希望母亲的病能够快些好起来,如此才能主持大局。

等了约莫三刻钟,见妙真出来了,赵瑞赶忙迎了上门。

“这是方子,一共开了十四剂,用水煎服,平日配着艾灸一起,一旬艾灸三到四次,我一旬到府上一次,平日便是我女儿过来艾灸。”妙真也有意让女儿担当大梁。

赵瑞不由问起:“我母亲的病不知如何?”

“女人家的病罢了,我的药先对症治好,之后开些调养温补的方子,慢慢的就好了。”妙真笑道。

赵瑞松了一口气:“多谢您了。”

“看你说

() ,公主征召频繁,会让人说闲话,这是规矩。